北洛湾风景区功能介绍
海陵岛十里银滩的开发情况
马尾岛风景区功能介绍
十里银滩海滨旅游度假区功能介绍
北洛湾风景区功能介绍
  北洛湾风景区位于海陵岛西南端,三面环山,南面临海,滩长 0.6 公里,宽 60 — 150 米,沙质细腻、水质清洁、滩平波缓、呈螺线形湾。海湾背依平原腹地,左右马尾山与望瞭岭对峙;滩东南侧座落弧丘铁帽仔,铁帽仔与望瞭岭间形成狭窄的石滩,其中海盗藏宝洞、仙女洞、牛石等景色迷人;沙滩东北侧有天然泻湖穿过,构成了丰富的地貌和多层次的景观。登铁帽仔远望,南面是碧波万顷,北面是田园风光和滨海风光兼收并蓄,所有美景尽收眼底。
   景区仅有一条道路进出,封闭性强。区内可开发利用土地 1125 亩,根据其自然特点,拟分区规划建设成集绿荫停车场、动物农场与迷你动物园区、植物风景区、酒店旅馆区、景观区、活动区、探险游乐区、山坡住宿区和沙滩于一体的高级旅游区。按照规划方案,铁道部属下一家公司现已开发土地 365 亩,主要围绕沙滩海水娱乐功能,初步配套建成以服务为主的山坡住宿区、植物风景园区和景观区。该开发公司拟对外转让,以合资或合作方式让景区继续按规划目标发展。
海陵岛十里银滩的开发情况
  十里银滩位于海陵岛南面,风光毓秀,粗旷壮阔,与石角滩接合成螺线型,总长9.5公里,宽60—250米,面积3.45平方公里,银滩腹地平坦广阔,可供开发面积达22平方公里,目前已征用开发1100亩,建有皇宋螺城、中华民族苑和影视明星碑等建筑,面积2.87万平方米,道路4.2公里,总投资2.8亿元。
   海陵岛沙滩资源集中分布在南面,西起旧澳深浪角,东起下角湾村,有以海滩为主绵延39.38公里的黄金海岸,包括12个海湾,13个丘陵岬角和6个海蚀孤丘,总面积16.94平方公里,其中:
   1、马尾岛北滩:滩长0.5公里,宽30—90米,浅弧形湾,紧依马尾山,隔海远望阳西县龙高山,已开辟为海滨浴场。
   2、马尾岛南滩:滩长0.65公里,宽400—600米,双弧形外向型海滩,东西两侧为海湾,南面临洲仔、大洲两座弧丘,北依马尾山,从西侧海湾可隔海远望阳西县龙高山。东侧沙滩间杂石滩。
   3、北洛滩:滩长0.6公里,宽60—150米,螺线形湾,背依平原腹地、左右马尾山与望瞭岭对峙,滩东南侧座落弧丘铁帽仔,铁帽仔与望瞭岭间形成狭窄的石滩;沙滩东北侧有潮汐河穿过。
   4、大角滩:滩长2.45公里,宽60—150米,螺线形湾,背依平原腹地,左右大角山与望瞭岭对峙,沙滩东端有小片石滩;西半部已开辟为海滨浴场。
   5、十里银滩(南湾):海陵岛最大的海滩,滩长7.4公里,宽60—250米,直线形湾,背后为开阔的平原腹地,左右分列海陵岛第一、第二高峰草王山和竹眼顶。海湾东西两侧均有潮汐河入海,其中东侧与全岛最大的潮汐湖腹地相接。局部已开发为海滨浴场。
   6、石角滩:滩长2.1公里,宽60—180米,螺线形海滩,背后依子仔山及平原腹地,隔海正对海上孤岛三山岛。
   7、地拿滩:滩长1.1公里,宽80—150米,螺线形海滩,背依蟹山岭及平原腹地,西端有小片礁石滩。   8、那地谢滩:滩长1.6公里,宽80—120米,直线形湾,背依单双山。观音山和洞石山,是封闭形海滩,西端经狭窄的砾石滩与下环海湾相接。
   9、下环海滩:滩长2.4公里,宽80—120米,螺线形湾,背依平原腹地,左右洞石山与五马归槽山对峙,东端有人工河道入海,中部已开发为海滨浴场。
   10、塘坑滩:滩长0.55公里,宽60—180米,浅弧形湾,两端有小片石滩,背山面海,封闭形海滩,隔海侧对海上弧丘龟山。
   11、力壁滩:滩长0.4公里,是海陵岛最小的沙滩,浅弧形湾,背山面海,封闭形海滩。
   12、力岸——下角滩:由力岸、下角两湾组成,滩长合计1.55公里,宽60—250米,双弧形海滩,滩后有平原阶地,背依老虎山和交髻顶,海滩较为封闭。两湾西北侧与海上孤岛寺仔山对景,联丘河滩随潮汐出没变化。 总体来看,沙滩属国有资源,不准征用,目前已有开发商拥有北洛湾、大角湾、地拿湾和石角湾的开发权,其中地拿湾、石角湾尚未开发,北洛湾建有简易的服务配套设施,大角湾已开发成型,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,项目有海滨浴场及现代化设施的海上乐园。
页脚文件

海陵岛经济开发试验区管理委员会主办
备案序号:粤ICP备05060792号